1.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干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
背景技术:
2.不干胶标签是一种通过不干胶来实现纸张、薄膜或其他材料粘贴的标签,同传统的标签相比,不干胶标签具有不用刷胶、不用浆糊、无污染、方便快捷等优点,使其具有非常广的应用范围。
3.现有的不干胶标签结构简单,长时间使用其表面的图案、文字容易因氧化或刮花而看不清,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标签纸,进而使得成本变高,且旧的标签纸易污染环境。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旨在解决现有的不干胶标签结构简单,长时间使用其表面的图案、文字容易因氧化或刮花而看不清,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标签纸,进而使得成本变高,且旧的标签纸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包括第一离型纸、标签主体和防护主体;其中:
7.所述标签主体包括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的顶部设有竹炭纤维层,其底部设有第一胶层;所述竹炭纤维层的上表面模压有标志层,所述第一胶层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离型纸贴合;
8.所述防护主体设于所述标签主体的外侧,其包括环形保护框、观察窗、第二胶层和第二离型纸;所述第一离型纸在对应所述环形保护框的位置处设有第三胶层,所述环形保护框底部与所述第三胶层粘接;所述观察窗安装于所述环形保护框的中部;所述第二胶层设于所述环形保护框的顶部,所述第二离型纸粘接在所述第二胶层的顶部;
9.所述标签主体和所述防护主体间通过一连接层相接。
10.更为具体的,所述标签主体的侧端设有辅助撕离部,所述辅助撕离部的底部未设胶层,且其与所述标签主体之间设有易撕线。
11.更为具体的,所述环形保护框的内侧设有玻璃纤维层。
12.更为具体的,所述竹炭纤维层在所述标志层的外侧设有手写纸。
13.更为具体的,所述连接层通过胶水分别与所述标签主体和所述防护主体粘接固定。
14.更为具体的,所述基质层由大豆纤维材料制成。
15.更为具体的,所述第一离型纸和所述第二离型纸均由聚乳酸材料制成。
16.更为具体的,所述观察窗由亚克力材料制成。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的技术效果为:
18.1、本技术采用防护主体的设计,当标签主体粘接在对应的被粘物上后,撕开第二
离型纸,使第二胶层暴露在外部,随后将环形保护框罩设在标签主体的外部,并将第二胶层粘接于被粘物上,对标签主体形成防护,避免被刮花,并降低其被氧化速度,而观察窗的设置可使使用者观察到标签内容。
19.2、本技术中标签主体采用竹炭纤维层的设计,竹炭纤维层为可降解材料,且标签内容为直接模压于竹炭纤维层的标志层形成,避免使用镭射膜,进而不会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的结构示意图(未示第二离型纸);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中防护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中标签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23.图中标记:
24.1—第一离型纸;2—标签主体;3—防护主体;4—连接层;
25.21—基质层;22—竹炭纤维层;23—第一胶层;24—标志层;25—辅助撕离部;251—易撕线;26—手写纸;
26.31—环形保护框;32—观察窗;33—第二胶层;34—第二离型纸;35—第三胶层;36—玻璃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提供一优选实施例。具体参阅图1~图3。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包括第一离型纸1、标签主体2和防护主体3;其中:
32.所述标签主体2包括基质层21,所述基质层21的顶部设有竹炭纤维层22,其底部设有第一胶层23;所述竹炭纤维层22的上表面模压有标志层24,所述第一胶层2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离型纸1贴合;
33.所述防护主体3设于所述标签主体2的外侧,其包括环形保护框31、观察窗32、第二
胶层33和第二离型纸34;所述第一离型纸1在对应所述环形保护框31的位置处设有第三胶层35,所述环形保护框31底部与所述第三胶层35粘接;所述观察窗32安装于所述环形保护框31的中部;所述第二胶层33设于所述环形保护框31的顶部,所述第二离型纸34粘接在所述第二胶层33的顶部;
34.所述标签主体2和所述防护主体3间通过一连接层4相接。
35.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使用时,先将所述标签主体2撕离所述第一离型纸1外,在所述连接层4的带动下,所述防护主体3与所述第三胶层35脱离,随后将所述标签主体2粘接在被粘物上,接着翻转所述防护主体3,使所述环形保护框31罩设在所述标签主体2外,进而减少空气与所述标签主体2的接触,降低所述标签主体2被氧化的速度,且所述观察窗32的设置在保证使用者可看到标签内容的同时,对标签主体2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即避免所述标签主体2被刮蹭而导致文字或图案无法看清。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形保护框31的顶面涂有硅层,如此,所述标签主体2撕离所述第一离型纸1时,通过所述连接层4可带动所述防护主体3撕离所述第三胶层35外。
37.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签主体2的顶面采用所述竹炭纤维层22的设计,所述竹炭纤维层22为可降解材料,且标签内容为直接模压于所述竹炭纤维层22的所述标志层24形成,避免使用镭射膜,进而不会污染环境。
38.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和所述连接层4均由聚氯乙烯制成,聚氯乙烯材料韧性高透明度好,既不影响对所述标签主体2的观察,又对所述标签主体2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竹炭纤维层22为0.5mm,所述基质层21为0.3mm,所述第一胶层23为0.1mm,所述观察窗32的底部到所述第二胶层33的底部的距离大于0.9mm,以保证所述防护主体3可安装于所述标签主体2外。
4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标签主体2的侧端设有辅助撕离部25,所述辅助撕离部25的底部未设胶层,且其与所述标签主体2之间设有易撕线251。所述辅助撕离部25的设计使所述标签主体2更易由所述底纸上揭下,具体的,因所述辅助撕离部25不与所述底纸粘接,故将所述底纸弯折时,所述辅助撕离部25与所述底纸形成一定角度,使用者抓住所述辅助撕离部25即可便捷的将所述标签主体2撕出,所述标签主体2由所述面纸上揭下后,通过所述易撕线251的作用可将所述辅助撕离部25撕离所述标签主体2外,避免所述辅助撕离部25对所述标签主体2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41.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环形保护框31的内侧设有玻璃纤维层36。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耐腐蚀性能,其可有效增强所述标签主体2的阻燃、耐腐蚀性能。
42.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竹炭纤维层22在所述标志层24的外侧设有手写纸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志层24的设计为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直接在所述竹炭纤维层22上印制出的特定的文字或图案,而在该不干胶标签具体使用时,存在一些特定的产品,如不良品或精品,需要在贴覆其他标签形成标记以区别该产品,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写纸26的设计即给使用者留设标记处,进而无需再贴覆其他标签即可区别出特定的产品,为使用者提供了便捷。
4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层4通过胶水分别与所述标签主体2和所述防护主体3粘接固定。
4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基质层21由大豆纤维材料制成。大豆纤维为可降解材料,方便在本标签主体2废弃时,提升所述基质层21的自然分解速度,从而提升环保效果。
4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离型纸1和所述第二离型纸34均由聚乳酸材料制成。聚乳酸材料不仅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且其表面光滑度高,使所述标签主体2容易粘贴,容易剥离,有该种材料制成的离型纸在由所述标签主体2或防护主体3上撕离后,其可自然降解,环形性高。
4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观察窗32由亚克力材料制成。亚克力板本身耐磨、耐酸碱性能好,且透光性佳、抗冲击力强、可对内部的所述标签主体2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解决了标签表面的文字、图案容易因刮蹭而难以辨认的问题,提高所述标签主体2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干胶标签的更换次数。
4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环保型不干胶标签,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解决了现有的不干胶标签结构简单,长时间使用其表面的图案、文字容易因氧化或刮花而看不清,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标签纸,进而使得成本变高,且旧的标签纸易污染环境的问题。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其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形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